沈帥青:返工四圍蕩 遊牧上班族興起

City

發布時間: 2016/07/26 08:00

最後更新: 2016/07/26 20:04

分享:

分享:

(圖片來源:Surf Office)

作者FACEBOOK專頁

網絡時代,上班無須固定在辦公室,游走各處的「遊牧上班族」愈見興起。無拘無束,或惹羨慕,但企業的出發點,就是省資源,福利減少、壓力不見得少,未必就是打工仔福音。

返工賺錢,但整天在辦公室坐定定,不少打工仔也叫苦,盼外出走走、抖抖氣,是否可以魚與熊掌兼得?據澳洲《每日電訊報》上周六報道,辦公室新興的潮流,是「遊牧上班族」(Office Nomads)。

顧名思義,就是有如遊牧民族一樣,到處飄泊,例如早上在公司留一個小時,聽取上級吩咐,然後就離開寫字樓,轉到咖啡店、圖書館等地工作,又或是四出拜訪客戶,總之留在辦公室的時間,少之又少,也無須有自己的座位。

當然,此一波的趨勢,豈只澳洲如此?全球職場的遊牧新趨勢,CNN、福布斯等也曾報道,這種新模式之下的員工,甚至可以是國際遊牧族,不止在身處的城市游走,更是飛來飛去、環遊世界,提起手提電腦就到處見客、寫計劃書。

當遊牧族群體愈來愈多,去年在德國柏林,更首次有一個專為他們而設的會議DNX Global Conference,讓全球遊牧族共聚。更有網站Nomad List為一個城市是否便利國際遊牧族評分。

這樣的流浪生活,驟聽起來,叫大眾羨慕,不再長時間坐在沉悶的寫字樓,在外工作自由自在,更甚是飛到遠方,等同一邊旅行一邊工作,不正是大家渴望的真正work-life balance?

有賴現今知識型工作增多、互聯網科技發達,打工仔只要有WiFi,何時何地都可工作,然後用即時通訊工具,又可跟同事、客戶溝通,確令這種大眾心目中的理想工作模式,得以成真。

只是,現實當然不是企業為了迎合員工而改變,企業擁抱遊牧族的新工作模式,更大理由在於此可與他們的節流趨勢,不謀而合,尤其在08年金融海嘯之後,企業厲行成本控制,遊牧族的「不佔位」模式,正合其意。

遊牧族不需恆常的辦公空間,正好讓企業趁此節省租金。就如美國政府,2014年更是帶頭推動遊牧族,旗下部門如聯邦總務署、魚類及野生動物管理局等,大批員工「被遊牧」,沒有固定辦公地點,四處工作,回公司辦公甚至要預訂座位,但支出就省下不少,以野生動物管理局為例,因此省下7.2萬平方呎空間,每年減少300萬美元支出。

以此來說,香港寫字樓寸金尺土,企業試驗遊牧上班族的誘因,其實不少,減少租金而省下的金錢,隨時已可多請一個員工。

省下的除了租金,且連員工的福利開支,一樣可省略掉。以往的工作模式,公司與員工關係較為緊密,視之為長期員工,着重培訓、給予支援,但遊牧上班族,則與公司疏離得多,不少人得到一份工作,其薪水就是按項目計算,幾乎就是自由工作者,其餘的工作福利,如現時常有的醫療保障等,更加未必有。

惟員工沒有以往的福利與保障,工作量也沒有變少,無時無刻要跟上工作進度、按時交「功課」追Quota,一樣困身,且人不在公司,更難得到同事支援,即使人在外地,不見得真正「自由」。

當個遊牧上班族,時間充分由自己支配的優點,人人想有,但工作帶來的壓力,始終不會因而減少,甚至乎因薪水按項目計算,僱主只看成果的情況下,壓力反而更大,羨慕之前,可能也要多想想。

撰文 : 沈帥青